當前位置:碳排放
研究表明,只需將冷凍食品的溫度調高三攝氏度,就能每年減少相當于 380 萬輛汽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大多數冷凍食品的運輸和儲存溫度為-18°C,這一標準已經持續使用了93 年之久,至今未有 …
12月7日,中國科學院發布《林火碳排放研究藍皮書(2023)》(以下簡稱《藍皮書》),該藍皮書由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牽頭,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等單位 …
碳市場運行基礎比較完備后,可以逐步推進免費分配向免費分配與有償分配結合的混合分配模式過渡。強制性配額交易市場是全國碳交易市場的重要組成,碳排放配額分配方式作為交易基礎,其發展進程持 …
日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正在阿聯酋迪拜舉行。12 月 6 日,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隆基”)在Solar+ Pavilion面向全球發布了《2023 年氣 …
日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正在阿聯酋迪拜舉行。12 月 6 日,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記者12月6日從上海海事大學獲悉,我國首艘甲醇增程動力船“中山1號”近日在廣東省中山市試航成功。據了解,“中山1號”是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建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艘甲醇增程動力船,由上海 …
12月2日至5日,2023中國企業家博鰲論壇在海南博鰲舉辦。作為本屆論壇平行論壇之一,以“全球視野與本土化實踐”為主題的ESG實踐在中國研討會于12月3日下午舉行。恒天然大中華區CEO周德漢出席會 …
自1850年以來,人類總共向大氣中排放了25580億噸二氧化碳。這意味著,到2023年底,1.5攝氏度的碳預算將用完92%以上——如果目前的年排放量繼續下去,剩下的碳排放預算耗盡時間不到五年。然而, …
截至2021年,全球近90%的CO?排放物來自化石燃料。但能源生產不僅會導致碳排放,還會導致事故和空氣污染,對人類生命造成重大損失。今天,所有能源都直接或間接產生溫室氣體。然而,溫室氣體排 …
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11月30日,聯合國氣候大會第28次締約方大會在阿聯酋迪拜舉行,開幕日當天在大會“中國角”舉辦了首場地方邊會——北京邊會,以“北京應對氣候變化和減污降碳行動與 …
英國《衛報》與樂施會、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和其他專家合作,進行了一項名為“大碳鴻溝”( Great Carbon Divide)的特別調查。它探討了碳不平等的原因和后果,以及被稱為“污染精英”的超級富 …
2023年11月17日,深藍汽車攜旗下重磅車型SL03i、S7i,亮相第21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并發布深藍超級增程技術。發布會上,深藍汽 …
11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本次發布會主題是“強化生態環境法治,保障美麗中國建設”。針對業內關注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生態環境部法規與 …
依據《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試行辦法》(滬府10號令)和《上海市2022年碳排放配額分配方案》(滬環氣候〔2023〕81號)有關規定和要求,經研究決定,開展本市2022年度碳排放配額第二次有償競價發放, …
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北京積極落實“雙碳”戰略,不斷健全完善工作機制,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多年保持全國省級地區最優水平,在全國低碳城市試點評估中名列前茅。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科技 …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研究論文指出,碳排放統計上的差異可能正在使人們偏離氣候變化減緩目標。因此,各國和科學模型對于土地利用相關碳排放的定義必須保持一致,才能降低超 …
歐洲議會于11 月 21 日最終確定了重型車輛二氧化碳排放標準的立場,同意削減新卡車的碳足跡,同時支持僅使用可再生燃料的新型車輛,這一規定頗具爭議。根據議會的立場,重型汽車制造商需要從 20 …
Carbon Brief網站發表報告,指出中國是一個可再生能源大國,在綠色能源、金屬和礦產開采以及清潔技術方面,中國不僅將引領亞洲,而且將引領世界。由于多年的投資和有利的政府政策,中國終于收獲 …
近日,在蘇州常熟支塘鎮蔣巷村,零碳、數字、幸福綜合能源管控平臺上線,標志著首個零碳智慧鄉村全面建成。一個鄉村,聚集著周邊居民和來往游客,如何做到“零碳”?近年來,蔣巷村全力推進“一 …